如果蘋果是個人,他們一定是那種毫不費力就能展現酷勁的朋友:總是穿著完美的衣服出現,說話從不磕磕巴巴,而且總能把喝水裝點得優雅大方。所有這些魅力背后,是對細節的極致關注、對用戶體驗近乎病態的執著,以及塑造了半個互聯網的設計理念。
您可以從 Apple UX 劇本中借鑒一些經驗,讓您的產品變得更好、更簡潔、更容易讓人上癮。
1. 關注微觀問題

蘋果精心設計了一些你永遠不會注意到的東西,直到它們消失。比如在 iOS 上拖動圖標時,圖標會輕微彈起?;蛘咭袅炕瑝K的觸感也有些奇特。這些都不是隨意的花招,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。
在用戶體驗中,小事并不小。它們是你向用戶展示你關心的方式。
你無需從頭開始設計所有內容。像MadeinFigma這樣的工具可以為你提供精美的 UI 工具包和流程,因此你可以專注于微交互,而不必重新設計按鈕。

2. 像殺惡棍一樣消滅功能

簡單并不意味著“缺乏功能”。它意味著你放棄了 17 個功能,以便讓這個“功能”能夠閃耀。
蘋果經常這么做。如果某個功能讓用戶感到困惑或拖慢了速度,它就會被移除。這就是為什么iPhone的撥號應用沒有內置任務管理器的原因。(是的,有人試過了。)
你的產品不需要滿足所有人的需求,只需要讓某些人感到驚喜即可。
3. 用目的來激發活力,而不是僅僅靠感覺
動畫是用戶體驗的過渡。就像 PowerPoint 中的過渡一樣,它們可以是雅致的,也可以是充滿拉斯維加斯風格的。
蘋果用動畫來教導和引導用戶。當窗口縮小到 Dock 中時,你的大腦會映射出它的位置。這就是用戶體驗的精髓:隱形、高效、令人滿意。
4. 讓界面消失

最好的界面是讓人忘記自己正在使用的界面。聽起來很無聊?或許吧。但隱形才是夢想。
有沒有注意到 iOS 上的 Notes 應用幾乎沒有界面?這不是懶惰,而是自信。
作為設計師,你的工作是讓用戶感覺自己是個天才,而不是提醒他們你在按鈕陰影上花了多少功夫。
5. 保持一致,然后添加驚喜
蘋果做的每件事都遵循著某種模式,直到它不再如此。這就是他們贏得歡心的方式。
把它想象成爵士樂:你堅持節奏,這樣當你打破節奏時,它是美妙的,而不是混亂的。
在整個產品中使用一致的布局、間距和行為。然后用一個小驚喜獎勵用戶。一個有趣的空白狀態。一個令人滿意的點擊。一個柯基動畫。(好吧,也許不是柯基。)
6. 解決問題,而不是趨勢

蘋果不會為了趕潮流而趕潮流。他們之前沒有推出“Always-On”顯示屏,是因為他們覺得它實用又省電。
好的用戶體驗是實用的,它能消除用戶的痛點。所以,與其問“現在什么最熱門?”,不如問“今天我的用戶最煩什么?”
7. 與用戶溝通時,要像對待真人一樣,而不是像對待錯誤日志那樣
如果您的界面顯示“第 3 行出現意外輸入字符串”,請離開一下。
蘋果的文字清晰、人性化,偶爾還充滿魅力。當你連接 Airdrop 時,它顯示“正在等待……”而不是“正在傳輸 278 個數據包中的第 4 個”。
文字是用戶體驗的一部分。好的文案可以讓 bug 變得無足輕重。
8. 設計要考慮感受,而不僅僅是功能

蘋果明白用戶體驗不僅僅關乎可用性,還關乎情感。
想象一下,iPhone 鬧鐘會告訴你還能睡幾個小時。這就是 UI 形式的同理心。
你的產品應該不僅僅是用來工作。它應該讓人安心、鼓舞人心、感到快樂。這才是贏得忠誠的關鍵。
9.承認自己的錯誤
蘋果雖然飽受批評,但他們也承認自己的失誤。當蘋果發貨時,他們會提供免費維修。他們不會在你的屏幕上貼個標簽,然后說:“盡量別打字太多。”
當你的應用出現故障時,請坦誠相待。提供一條前進的道路。設計一個像人一樣感知錯誤狀態,而不是像防火墻一樣。
10. 與人一起測試(而不是團隊 Slack)
設計師不是用戶。開發人員更不是用戶。你尤其不是用戶。
真正的反饋來自那些不在乎你的 Figma 文件名的人??粗麄兪褂媚愕漠a品??粗麄冇龅絾栴}??抟粫?。然后解決問題。
越快將可用的原型呈現在大家面前越好。如有需要,可以使用MadeinFigma快速設計一個包含完整流程且外觀精美的原型。
結束語:
蘋果的用戶體驗魔法并非魔法,而是一個過程,一種同理心,一種拒絕滿足于“足夠好”的精神。
你不需要建造一個太空園區來實現同樣的目標。只需要一點品味,多加用心,或許還能從合適的設計工具中搶占先機。
從小事做起,從大處著眼。專注于細節。然后在你花一年時間過度思考之前,趕緊發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