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做一個交互項目,設計一個旋鈕控件。 一開始沒有刻度,調節的時候總感覺心里沒底, 加上刻度后,像是終于聽見了設計在輕聲提示我:“這里是1/3,往右還有余地。”
后來我才意識到: 刻度不只是標注,它更像是一種“節奏”,一種空間感。
它讓用戶覺得自己“掌控得住”,
哪怕只是調個音量、拉個進度條、看一眼數據趨勢。
它像地圖上的經緯線,
不是目的地,卻給你方向感。
它不閃不叫,卻支撐起整個交互的秩序感。
設計小記: 刻度要不要加? 什么時候加? 加多少?加多密? 其實都不是標準答案,而是一個對“秩序感”與“容錯率”的判斷。
你最近的設計里,有沒有讓你“突然意識到它的重要性”的小細節?
來聊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