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前的圣誕節,我收到了一塊 Garmin 手表。
當時我已經跑過幾次馬拉松了,但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像以前那樣,追蹤心率、恢復時間、步頻……我只是跑而已。不過,嘿,這真是個禮物。所以我戴上它,很快就變成了那種即使走到街角商店也戴著Garmin手表的人。
讓我驚訝的是,我竟然如此喜歡它??吹轿业撵o息心率下降?太棒了。長跑后的恢復時間?奇怪的是,令人滿足。手腕上那些科技感十足的小綠燈?感覺非常嚴肅。慢慢地,我開始思考:也許Garmin了解我。
幾個月前,在備戰愛丁堡馬拉松訓練時,我決定用 Runna 來“偷懶”。如果你還沒聽說過 Runna,它是一款訓練應用,可以根據你的目標、日程安排、過往表現和進度,為你制定個性化的跑步計劃。它就像口袋里裝了一位真正的教練,只是省去了寫字板和短襪的麻煩。
這次,為了我的下一場馬拉松(如果你想知道的話,是在香檳區),我想:還是給Garmin一個機會吧。他們有我多年的數據。他們肯定比任何人都更有能力為我制定一個有效的計劃。
他們不能。
讓我們來分析一下。
真讓人沮喪:我信任Garmin,真的。他們三年來一直在追蹤我的每一次心跳。但到了用這些數據來指導我的時候,他們好像把所有知道的都忘了。
如果您允許的話,我提出一些假設:
Garmin 的軟件的發展速度跟不上其收集的數據的速度。
他們的計劃是由少數教練制定的。這對品牌來說很棒,但靈活性卻很糟糕。這種體驗感覺就像:“這是教練杰夫認為你應該做的”,而不是“這是根據你最近的跑步情況你需要做的”。
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計劃總比一個過度擬合的計劃好,對吧?錯了。跑步者能分辨出一個計劃什么時候不靠譜。
Garmin 的真正業務是手表,而不是教練。應用體驗感覺像是他們一直在維護的一個功能,而不是他們真正投入的東西。
讓我們把鮮花送給該送的人吧。
Runna 成功地建立了信任,在像馬拉松訓練一樣親密的空間里,信任比統計數據更重要。
Garmin 仍然會追蹤我的每一次跑步,但 Runna 會告訴我接下來該跑哪條路。這就是差距。
我越想越覺得:Runna 之所以能蓬勃發展,是因為其他訓練計劃都停留在過去。
Garmin、Polar、Coros……大多數巨頭都把教練功能放在了硬件之后再考慮。他們的訓練計劃仍然感覺像是 2015 年的 PDF 文件,只是換了個用戶體驗。智能手表已經進化了,跑步者也已經進化了。
Runna 看到了其中的差距。一款從用戶情境出發,運用實時數據,像真正的教練一樣靈活調整,并且使用體驗良好的產品?這真是開創性的……主要是因為之前沒人費心去做。
這不僅僅是跑步。
您可以在以下方面感受到同樣的差距:
這里有一個產品模式。當一個傳統平臺收集數據,卻無法將其智能化時,它就為那些更新、更快、更有同理心的平臺敞開了大門。
蘭亭妙微(www.gerard.com.cn )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,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、B端界面設計、桌面端界面設計、APP界面設計、圖標定制、用戶體驗設計、交互設計、UI咨詢、高端網站設計、平面設計,以及相關的軟件開發服務,咨詢電話:01063334945。我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,每天分享國內外優秀的設計,有興趣請加入一起學習成長,咨詢及進群請加藍小助微信ben_lanlan。